下载app免费领取会员
BIM小别墅教程系统视频+图文教程
推荐软件下载
软件介绍:Revit是一款实用的BIM模型设计软件,Revit系列软件是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构建的,可帮助建筑设计师设计、建造和维护质量更好、能效更高的建筑,软件提供了丰富实用的功能模块,涵盖了建筑建模、结构建模、MEP建模、高级建模、分析、文档编制等。
推荐课程学习
推荐文章阅读
文章介绍:案例概述本书以一栋小别墅建筑为案例,主要介绍下部结构基础、上部结构主体、建筑构建(包括内外隔墙、楼板、门窗、幕墙、室外装饰等)的模型制作。本案例遵循建筑物施工过程,从结构设计到建筑设计的顺序来介绍模型建制方法,适合对Revit零基础设计师、现场工作人员、学生及其他建筑相关从业人员。施工图的内容和用途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根据其专业内容或作用不同,一般分为:1. 图纸目录包括图纸的名称、内容、图号等,表示该工程由哪几个专业的图纸所组成,以便查找。2. 设计总说明内容一般包括:施工图的设计依据;本工程项目的设计规模和建筑面积;本项目的相对标高与总图绝对标高的对应关系;室内与室外的用料说明,如砖、砂浆的强度等级墙身防潮层、屋面、室内外装修等的构造做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或有特殊要求的做法说明;门窗表。以上各项内容,对于小规模的工程,也可分别在各专业图纸上写成文字说明。3. 建筑施工图包括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构造详图,表示建筑物的内部布置情况、外部形状,以及装修、构造、施工要求等。4. 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和各构件的结构详图,表示承重结构的布置情况、构件类型、尺寸大小及构造做法等。5. 设备施工图包括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和详图。表示上、下水管及暖气风管及管线布置、卫生设备及通风设备等的布置、电气线路的走向和安装要求等。本案例识图和清图识图:1)仔细阅读建施和结施设计总说明。2)仔细阅读建筑图和结构图中所有的文字说明信息。3)根据建模需要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使用红线标记出来,以便查找。4)先看结构图,了解建筑的基本信息和框架。5)后看建筑图,了解建筑的基本形态。清图:1)先将每层建筑、结构平面图单独保存。(打开图纸文件,框选需要单独另存的内容后按快捷键“W”点击空格,将选取内容作为“快”保存为单独的图纸)2)将每张平面图中建模多余的图元删除。(例如:删除钢筋、无用的文字尺寸标注等)3)将清理好的图纸保存,方便导入或链接至Revit当中,以便于辅助绘制模型。CAD图纸导入/链接至Revit中CAD图纸插入到Revit中的方式有两种,分别为“导入”和“链接”。链接CAD:将CAD图纸链接到Revit当中,当外部CAD文件修改时,单击“管理”选项卡中的“管理链接”点击“CAD格式”,点击重新载入,则Revit中的CAD图会从新裁入,如果外部CAD图纸发生变化或者不存在了,则Revit文件会发生变化或不存在,CAD不可分解。导入CAD:将CAD文件导入到Revit当中,可将CAD分解成Revit的轴线和文字注释。两者之间不再有联系。单击“插入”选项卡 “链接”面板 (链接 CAD),详见图2.1-3所示;在弹出来的“链接CAD格式”中选择CAD图纸,详见图2.1-4所示。说明:① 仅当前视图:打勾则单个Revit平面视图可见此链接图,平面、三维视图不可见。② 颜色:指CAD的字体及图例颜色可保留、反选、黑白。③ 图层/标高:可选择CAD单个图层导入Revit中,一般默认全部。④ 导入单位:单位可选择多个类型,一般默认毫米。⑤ 定位:此工具可控制所要插入的CAD文件放置的位置。⑥ 放置于:Revit相应视图中。⑦ 打开:确定链接CAD文件。
文章介绍:标高用来定义楼层层高及生成Revit平面视图,其中标高分为建筑标高及结构标高,通常我们将结构标高作为结构构件标高绘制的依据,将建筑标高作为建筑构件标高绘制的依据;轴网用于构件定位,在Revit中轴网确定了一个不可见的工作平面。轴网编号以及标高符号样式均可定制修改。软件目前可以绘制弧形和直线轴网,不支持折线轴网。在本章节中,需重点掌握标高和轴网的绘制,影响范围命令的应用,轴网和标高标头的显示控制,如何生成对应标高的平面视图等功能应用。标高绘制在Revit中,一般先创建标高,再绘制轴网,这样可以保证之后绘制的轴网系统出现在每一个标高视图中。标高的绘制必须在剖面或立面视图中进行,每个标高都可以创建一个相关的平面视图和天花板视图。标高作用屋顶、楼板和天花板等以标高为主体的图元的参照。1. 标高的分类标高按基准面选取的不同分为“绝对标高”与“相对标高”。1)绝对标高: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统一规定的基准面作为零点的标高,我国规定以青岛附近黄海夏季的平均海平面作为标高的零点,所计算的标高成为绝对标高。2)相对标高:一般以建筑室外地坪为零标高作为标高的起点,所计算的标高成为相对标高。在相对标高中,按选取的完成面不同分为“建筑标高”与“结构标高”。3)建筑标高:在相对标高中,包括装饰层厚度的标高称建筑标高,标注在构件的装饰层面上。4)结构标高:在相对标高中,不包括装饰层厚度的标高称结构标高,标注在结构完成面上,分为结构底标高和结构顶标高。2. 标高的绘制1)根据立面图的标高进行绘制按照要求或习惯对楼层进行命名,首先打开项目浏览器中的立面视图,详见图2.2-1所示。打开任意一个立面图可以看到系统自带两个标高。详见图2.2-2所示。2)根据结构施工图中的立面图绘制标高,首先单击标高2标高符号上的高层值,将其改为“-1000”详见图2.2-3所示。3)在功能区建筑选项卡中,点击(标高),或输入快捷键“L+L”,依次绘制标高3、标高4、标高5,高层分别为3000mm、6000mm、7100mm,详见图2.2-4所示。4)单击标高2标高符号上的名称,将其改为“基础”在弹出的“是否重新命名该视图”的对话框中,选择“是”,详见图2.2-5所示,同样的方法依次将标高1、标高3、标高4、标高5,名称分别为1F、2F、屋面层、屋顶,详见图2.2-6所示。注意:在绘制项目标高过程中,如果采用复制或阵列等批量创建标高的方式,会导致在项目浏览器中不会自动创建对应的平面视图。如果需要给对应标高添加楼层平面视图,可直接在视图命令中添加,单击“视图”选项卡“平面视图”下拉列表(楼层平面),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需要创建的标高,项目浏览器中就能添加相应的平面视图,详见图2.2-7所示。
文章介绍:轴网绘制建筑平面定位轴网是用于确定建筑物承重构件的(墙、柱、梁)位置的线。各承重构件均需标志纵横两个方向的定位轴线,非承重或次要构件应标注附加轴线。定位轴线横向编号用阿拉伯数字,从左向右编写;纵向轴号应用大写英文字母,从下往上顺序编号,注意,英文字母中的I、O、Z与阿拉伯数字中的1、0、2容易混淆所以不得用作轴线编号。轴网属于辅助设计师进行平面定位的对象。在Revit中,可以直接使用“轴网”工具逐个绘制轴网;也可将带有轴网的CAD图纸插入到Revit中作为绘制轴网的参考,然后直接拾取CAD轴网即可生成Revit轴网。1)在项目浏览器中点击楼层平面图中的“基础”平面图,详见图2.2-8所示。2)在插入选项卡中点击“链接CAD”将已经清理好的CAD图纸中的“基础平面布置图”导入我们的“基础”平面图当中,在导入时将“仅当前视图(u)”勾选,“导入单位(s)”改为毫米,“定位(p)”选择中心到中心,详见图2.2-9、详见图2.2-10所示。3)单击“建筑”选项卡中的(轴网),点击绘制栏中(拾取线)进行拾取,依次拾取横向轴网1至9轴、纵向轴网A至H轴,在将轴号对应“基础平面布置图”轴号,详见图2.2-11所示。4)对轴网进一步修改,在功能区视图选项卡中,点击(可见性/图形),或输入快捷键“V+V”打开“导入类别”将“基础平面布置图.dwg”勾选取消然后“确定”,详见图2.2-12、详见图2.2-13所示。5)在属性面板中点击“编辑类型”,在弹出的类型属性对话框做进一步的编辑,详见图2.2-14所示。6)在类型属性对话框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参数,详见图2.2-15所示。7)调整后的轴网样式详见图2.2-16所示。
文章介绍: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做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地基,而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他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本案例采用的是独立基础。独立基础: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独立基础分三种: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独立基础的技巧绘制1)导入配套资源中的DWG文件。选择“楼层平面”"“基础”命令,再此视图界面,选择“插入”" “链接CAD”命令,在弹出的 “链接CAD格式”在对话框中选择“基础平面布置图定位dwg”文件,详见图2.3-1所示,将“当前视图(u)”勾选,“导入单位(s)”改为毫米,“定位(p)”选择中心到中心。注意:导入CAD时,注意导入的单位。配套的图形在CAD软件中,需要精确定位拾取点,方便导入Revit中定位捕捉。2)调整导入CAD图行位置。选择导入的图形,选定图形的拾取点,移动到轴网的交点,详见图2.3-2所示。导入的图形将作为绘制基础承台的辅助线。3)载入基础族,单击“插入”"“载入族”命令,在弹出的“载入族”对话框中选择“1C-J1.rfa”族文件,详见图2.3-3所示。以同样的方式导入其他基础承台族。注意:在Revit中载入族时,发现系统没有反应,并不表示族没有载入,可以在结构基础里面会看到载入的基础族。4)精确插入基础族,选择“结构”"“独立”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插入需要插入的族,精确插入到对应CAD图形中,详见图2.3-4所示。以同样的方式插入其他的基础。5)在图纸中基础族承台标注有高度,根据图纸标注的高度在属性栏调整,详见图2.3-5所示。点击基础,鼠标移动至属性栏,注意标高“基础”是正负零零往下-1000,所以“自标高的高度”应填-2000,自标高对应的是本层的高度。完成基础详见图2.3-6所示,基础绘制完成后接着绘制基础垫层。6)垫层是钢筋混凝土基础与地基土的中间层,作用是使其表面平整便于在上面绑扎钢筋,也起到保护基础的作用,都是素混凝土的,无需加钢筋。如有钢筋则不能称其为垫层,应视为基础底板。打开并查阅建筑+结构“诗雨别墅”CAD图纸中的基础平面布置图,确定垫层的厚度、长、宽度以及材质,并在所创建的Revit中绘制垫层。结构"板"结构基础:楼板,详见图2.3-7所示。7)使用矩形工具绘制基础垫层的外轮廓,详见图2.3-8所示。图2.3-8 生成垫层8)定义垫层高度。在“属性”面板中“自标高的高度偏移”输入数值-600,在 “项目浏览器”面板选择“立面”-“南”命令,观看垫层并移动垫层至基础的下方。或者使用“移动”工具控制垫层高度,详见图2.3-9所示。
文章介绍:底层隔墙基础包括:C15素混凝土垫层、砖墙、地梁。1. C15素混凝土垫层1)在基础平面图中链接基础平面布置图CAD文件,将CAD文件移动到相应轴网的交点,导入的图形将作为C15素混凝土垫层的辅助线。2)在Revit中选择“结构”选项卡"基础面板选择“板”打开选项选择“结构基础:楼板”;3)在属性面板点击“编辑类型”"复制,创建名称为“素混凝土”的垫层;4)将垫层厚度值设为“300”大小,并添加“素混凝土材质”,详见图2.3-10。5)其中“素混凝土”材质创建流程详见图2.3-11、2.3-12所示;6)创建楼层边界。使用“拾取线”工具绘制垫层边界线,详见图2.3-13所示;7)设置基础垫层标高为“-500”,详见图2.3-14所示。注意:绘制垫层边界线时,边界轮廓必须形成封闭的状态。2.地梁地梁(patand)俗称为地圈梁,圈起来有闭合的特征,与构造柱共同形成抗震限裂体系,减缓不均匀沉降的负作用。与基础梁有区别,基础梁主要起联系作用,增强水平面刚度,有时兼作底层填充墙的承托梁,不考虑抗震作用。1)查看地梁(DQL)位置、尺寸、材质C25,详见图2.3-15所示。2)单击结构选项卡"选择梁"点击属性栏的编辑类型"复制地梁类型"填写名称"修改长宽尺寸"确定"最后在属性栏添加材质C25。详见图2.3-16所示。3)创建地梁名称修改尺寸点击确定,在“修改/放置梁页面”框中选择“直线”方式绘制,详见图2.3-17所示,按快捷键A+L将地梁对齐相应尺寸位置,完成详见图2.3-18所示。4)点击,观看3D效果图,单击“修改”选项框中的“链接”,将地梁与承台基础链接。详见图2.3-19所示。3.砖墙1)砖墙需要绘制两种尺寸的类型: “底层隔墙-240”(1-1大样的墙体尺寸240mm)、 “底层隔墙-370”(2-2大样墙体尺寸370mm);2)点击 “建筑”选项卡"选择 “墙”" “墙:结构”"选择属性栏的“编辑类型”"跳转至类型属性选择 “复制”手动输入“底层隔墙-240mm”,如图2.3-20所示;3)点击“编辑”,修改墙的厚度和材质。将厚度修改为“240”mm,并赋予墙“底层隔墙”的材质,详见图2.3-21所示。4)其中“底层隔墙”的材质新建和编辑的过程如图2.3-22所示。5)在当前楼层平面视图(基础平面视图)中,选择“底层隔墙-240mm”墙类型进行绘制砖墙;6)修改砖墙属性值。将“底部约束”设置为“基础”、“底部偏移”为“-500”;“顶部约束”为“基础”、“顶部偏移”为“-200”。绘制完成后按ESC键,可以退出墙体绘图界面,完成这部分隔墙详见图2.3-24所示。“底层隔墙-370mm”的绘制方法同“底层隔墙-240mm”,不一样的是“底层隔墙-370mm”的砖墙“底部约束”为“基础”、“底部偏移”改为“-500”;“顶部约束”为“基础”、“顶部偏移”为“0”。
文章介绍: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的竖向受力构件。框架柱的类型有很多种,在房屋建筑中,框架结构以及框架剪力结构中最为常见的是矩形框架柱,其次是圆形框架柱以及其他类型的框架柱。2.4.1柱的编辑Revit中矩形框架柱是系统族,不需要设计者自己去创建族,只需要先将系统族导入项目中,然后进行参数上的修改即可。1)打开项目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打开保存的文件,或者直接单击“历史项目”栏,详见图2.4-1所示。图2.4-1 打开项目2)在项目浏览器中点击“基础”平面视图,在插入选项卡中点击“链接CAD”将我们已经清理好的CAD图纸中的“柱平面整体配筋图”导入我们的“基础”平面图当中,在导入时将“仅当前视图(u)”勾选,“导入单位(s)”改为毫米,“定位(p)”选择中心到中心,详见图2.4-2所示。3)按快捷键M+V调整CAD图位置与轴网对齐,详见图2.4-3所示。使用移动过程中的交点与交点对齐后,导入的CAD图就与原有的轴网对齐了,详见图2.4-4所示。 图2.4-2导入CAD图图2.4-3 调整CAD文件位置图2.4-4 调整完的界面注意:在调整位置的时候,一定要捕捉到交点或端点的时才算对齐。Revit的对齐有一定的误差,只有端点与交点对齐才比较精确。4)载入矩形柱的系统族,选择“插入”"“载入族”命令,在弹出的“载入族”对话框中选择“混凝土-矩形-柱.rfa”族文件,详图见2.4-5所示。图2.4-5 载入柱族5)设置矩形柱KZ-1参数,按快捷键C+L,出现绘制的界面,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命名新的族KZ1,单击“确定”按钮。在“尺寸标注”栏设置参数,详见图2.4-6所示。图2.4-6 设置KZ-1参数注意:每次加入新的矩形框架柱时,一定先要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重新命名之后再设置参数。这是因为在Revit中,一个类型的图元只要改一个,余下的会随之联动修改,所以必须重命名。2.4.2柱的放置1)绘制矩形框架柱KZ-1,按快捷键C+L,取消“放置后旋转”复选框的选择,改为“高度”放置,使顶部标高对齐标高结构2F层,详见图2.4-7所示。图2.4-7 绘制矩形框架柱KZ-12)结构一层的混凝土矩形框架柱绘制方法介绍完毕,剩余的混凝土矩形框架柱按照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当结构一层的混凝土矩形框架柱完成后,保存项目后,点击,观看3D效果,详见图2.4-8所示。图2.4-8 矩形框架柱完成后3D
文章介绍:框架结构的主体是由梁和柱链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刚接构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刚接即梁的两端与框架柱(KZ)固定相连。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楼屋盖室外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框架柱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它和框架柱刚接形成梁柱抗侧力体系,共同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框架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框架、钢框架、钢-混凝土(也称钢骨混凝土)框架,即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钢材或者钢-混凝土(组合)制作框架梁或框架柱。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第7.1.3条规定,两端与剪力墙刚接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照框架梁设计。2.5.1梁的编辑Revit中矩形梁是系统族,不需要设计者自己去创建族,只需要先将系统族导入项目中,然后进行参数上的修改即可。1)打开项目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打开保存的文件,或者直接单击“历史项目”栏,详见图2.5-1所示。图2.5-1打开项目2)在项目浏览器中点击楼层平面图中的“基础”平面图,在插入选项卡中点击“链接CAD”将我们已经清理好的CAD图纸中的“一层楼面梁平面整体配筋图”导入我们的“基础”平面图当中,在导入时将“仅当前视图(u)”勾选,“导入单位(s)”改为毫米,“定位(p)”选择中心到中心,详见图2.5-2所示。图2.5-2导入CAD3)按快捷键M+V调整CAD图位置与轴网对齐,详见图2.5-3所示。使用移动过程中的交点与交点对齐后,导入的CAD图就与原有的轴网对齐了,详见图2.5-4所示。图2.5-3调整CAD文件位置 图2.5-4调整完的界面注意:当调整好导入的CAD图位置后,按快捷键P+N锁定文件位置。这样的好处是,在复杂的三维操作中,就不会误操作移动低图对象了。4)载入矩形梁的系统族,选择“插入”"“载入族”命令,在弹出的“载入族”对话框中选择“混凝土-矩形梁”族文件,详图见2.5-5所示。图2.5-5载入矩形梁的系统族5)设置矩形梁KL-1参数,按快捷键B+M,出现绘制的界面,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命名新的族KL-1,单击“确定”按钮。在“尺寸标注”栏设置参数,详见图2.5-6所示。图2.5-6设置KL-1参数2.5.2框架梁的绘制1)绘制矩形框架梁KL-1,按快捷键B+M,放置平面为“基础”平面视图,先单击起始柱的中心为起点,后单击终止柱的中心为终点,详见图2.5-7所示。图2.5-7绘制KL-12)调整矩形梁KL-1的位置,选中矩形梁KL-1,按快捷键“A+L”,将矩形梁的位置,使其与梁线对齐,详见图2.5-8所示。图2.5-8调整矩形梁的位置2)结构一层的混凝土矩形框架梁绘制方法介绍完毕,剩余的混凝土矩形框架梁按照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当结构一层的混凝土矩形框架梁完成后,保存项目后,单击观看3D效果,详见图2.5-9所示。图2.5-9 3D效果图注意:(1)在Revit中,水平轴向的混凝土框架梁与竖直轴向的混凝土框架梁直接的连接是自动的,所以框架梁的位置一定要与CAD图的梁线对齐,在绘制的过程中注意框架梁的编号与尺寸的变化,一定要先复制,并且在绘制的过程中要定时保存项目,以免项目丢失。(2)次梁是搭接在框架梁上的,所以绘制的时候起点与终点都应该在框架梁上面,在绘制之前注意次梁的编号与尺寸以及跨数。
文章介绍:在Revit中,现浇混凝土楼板是系统族,不需要预先建族,只需要在绘制的过程中对楼板的材质与厚度等参数进行设置。2.6.1板的编辑1)打开项目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打开保存的文件,或者直接单击“历史项目”栏,详见图2.6-1所示。图2.6-1打开项目2)在项目浏览器中点击楼层平面图中的“2F”平面图,在插入选项卡中点击“链接CAD”将我们已经清理好的CAD图纸中的“二层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导入我们的“2F”平面图当中,在导入时将“仅当前视图(u)”勾选,“导入单位(s)”改为毫米,“定位(p)”选择中心到中心,详见图2.6-2所示。图2.6-2 导入CAD图3)按快捷键M+V调整CAD图位置与轴网对齐,详见图2.6-3所示。使用移动过程中的交点与交点对齐后,导入的CAD图就与原有的轴网对齐了,详见图2.6-4所示。图2.6-3 调整CAD文件位置图2.6-4 调整完的界面4)设置现浇混凝土楼板参数,按快捷键S+B,进入编辑模式,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命名板号,单击“确定”按钮。单击“编辑”按钮设置参数,将板厚设置为120,详见图2.6-5所示,将板厚度修改为“120mm”点击材质在材质搜寻框中输入“混凝土”选择“混凝土-现场浇筑混凝土”详见图2.6-6所示。 图2.6-5 设置现浇混凝土楼板参数图2.6-6 现浇混凝土材质修改注意:绘制混凝土现浇板的时候先注意材质的设置,然后是板厚的设置以及板的标高,最后可以调整楼板的方向。 2.6.2板的绘制1)绘制混凝土板,单击“矩形”按钮,绘制混凝土楼板,调节跨度方向,将便宜量设置为0,单击按钮,完成绘制,详见图2.6-7所示。图2.6-7 绘制混凝土板2)在属性栏中将自高度偏移改为“-50”详见图2.6-8所示。图2.6-8 编辑高度偏移注意:在绘制现浇混凝土板的时候,要注意偏移量的设置,而且楼板的边界要在梁的内部,因为楼板是架在梁上的,所以绘制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绘制。3)参照上述步骤完成其余现浇混凝土楼板的绘制,注意楼板 的边界位置、厚度以及跨方向。完成所有楼板后,按进入3D视图,详见图2.6-9所示。图2.6-9 3D效果图
文章介绍:一幢建筑物通常是由若干个单位空间有机地组合起来而形成的整体空间。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会使用各层平面图来分析建筑物的各种特征,并通过相应的图示来表达设计意图。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的房间平面设计和各部分的组合设计。Revit的优点就在于可以自动生成各房间的大样图,这样可以提高设计工作效率。一层平面是最重要的平面图,因为其与基地的地坪直接联系、建筑中个出入口绝大部分都在一层平面,是场地设计与平面设计相结合的一个区域。2.7.1外墙的编辑Revit的墙体设计非常重要,其不仅是建筑的分隔主体,而且也是门窗、墙饰体与分割线、卫浴灯具等设备的承载主体。墙体构造层设置及其材质设置,不仅影响着墙体在三维、透视和立面透视中的外观表现,更直接影响着后期施工图设计中墙体大样节点详图等视图中墙体截面的显示。Revit提供了墙工具,用于绘制和生成墙体对象,Revit中的墙体属性系统族,可以指定的墙体结构参数定义生成三维墙体模型,其提供了基本墙、幕墙和叠层墙3种不同的墙族。在Revit中创建墙体时,首先需定义好墙体类型—包括墙命名、墙厚、材质、做法、功能等,再确定墙体的平面位置、高度等参数。1)打开项目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打开保存的文件,或者直接单击“历史项目”栏,详见图2.7-1所示。图2.7-1打开项目2)在项目浏览器中点击楼层平面图中的“1F”平面视图,在插入选项卡中点击“链接CAD”将我们已经清理好的CAD图纸中的“B4型一层平面”导入我们的“1F”平面视图当中,在导入时将“仅当前视图(u)”勾选,“导入单位(s)”改为毫米,“定位(p)”选择中心到中心,详见图2.7-2所示。图2.7-2导入CAD图3)按快捷键A+L调整CAD图位置与墙对齐,详见图2.7-3所示。使用移动过程中将两个对应的柱对齐后,导入的CAD图就与原有的墙对齐了,详见图2.7-4所示。图2.7-3调整CAD文件位置图2.7-4 调整完的界面注意:调整CAD文件位置时,遇到没有轴网的CAD图纸时可以选择柱与柱的对齐方式。4)设置墙体参数,按快捷键W+A,进入编辑模式,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命名“非承重多孔砖-350mm”,单击“确定”按钮。单击“编辑”按钮设置参数,将墙厚设置为350,详见图2.7-5所示。图2.7-5 设置非承重多孔砖墙参数5)将墙厚度修改为“350mm”点击材质选择“多空砖”详见图2.7-6所示。图2.7-6 多空砖材质修改2.7.2外墙的绘制1)绘制F轴线交“1”轴线的外墙。将楼层平面置于1F层,详见图2.7-7所示,选择“建筑”"“墙”"“墙:建筑”命令,也可以直接按快捷键W+A。选择“非承重多孔砖-350mm ”的墙,将墙的绘制方法改为“直线”绘制方式,设置属性栏中的“顶部约束”为“2F”,设置“顶部偏移”为“-400”及“底部偏移”为“-500”,设置“定位线”为“墙中心线”详见图2.7-8所示。图2.7-7 楼层平面至1F层图2.7-8 外墙绘制参数设置2)参数设置完后,依次捕捉图2.7-9所示位置,按进入3D视图,详见图2.7-10所示。 图2.7-9 外墙绘制捕捉 图2.7-10 3D效果图2.7.3内墙的编辑按墙体在建筑中的位置和走向分类:分为外墙和内墙两类。沿建筑四周边缘布置的墙体称为外墙,被外墙包围的墙体称为内墙。内墙,指在室内起分隔空间的作用,没有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墙体,多为“暖墙”。1)打开“基本墙”族。选择“建筑”"“墙”"“墙:建筑”命令,也可以直接按快捷键W+A。选择“基本墙”族,在“属性”面板中选择“基本墙”"“非承重多孔砖-350mm”详见图2.7-11所示。 图2.7-11 编辑内墙2)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非承重多孔砖-350mm”修改为“加气混凝土砌块200mm”详见图2.7-1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单击“编辑”按钮设置参数,将墙厚设置为200mm,详见图2.7-13所示。图2.7-12 设置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参数图2.7-13设置墙体厚度2.7.4内墙的绘制1)绘制D轴线到F轴线交“4”轴线的内墙。将楼层平面置于1F层,详见图2.7-14所示,选择“建筑”"“墙”"“墙:建筑”命令,也可以直接按快捷键W+A。选择“加气混凝土砌块200mm ”的墙,将墙的绘制方法改为“直线”绘制方式,设置属性栏中的“顶部约束”为“2F”,设置“顶部偏移”为“-400”及“底部偏移”为“-500”,设置“定位线”为“墙中心线”详见图2.7-15所示。 图2.7-14楼层平面至1F层 图2.7-15 内墙绘制参数设置2)参数设置完后,依次捕捉图2.7-16所示位置,按进入3D视图,详见图2.7-17所示。 图2.7-16 内墙绘制捕捉 图2.7-17 3D效果图2.7.5卫生间导墙的编辑所谓卫生间导墙,就是在浇筑卫生间(或厨房)混凝土板面是,同时(吊模)浇筑混凝土导墙,一般与墙同宽,高200,起到防水作用,卫生间和厨房的砌体在此混凝土上开始砌筑。其名称应为“厨卫生间防水砼翻边”。1)在楼层平面“2F”快捷键V+V,点击“导入的类别”将“二层楼面梁平面整体配筋图.dwg”、“二层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dwg”勾选取消点击“确定”详见图2.7-18所示。将导入的“二层楼面梁平面整体配筋图.dwg”、“二层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dwg”CAD图纸隐藏。图2.7-18 CAD图纸隐藏2)在项目浏览器中点击楼层平面图中的“2F”平面图,在插入选项卡中点击“链接CAD”将我们已经清理好的CAD图纸中的“B4型二层平面”导入我们的“2F”平面图当中,在导入时将“仅当前视图(u)”勾选,“导入单位(s)”改为毫米,“定位(p)”选择中心到中心,详见图2.7-19所示。图2.7-19导入CAD图3)按快捷键M+V调整CAD图位置与墙对齐,详见图2.7-20所示。使用移动过程中将两个对应的柱对齐后,导入的CAD图就与原有的墙对齐了,详见图2.7-21所示。图2.7-20 调整CAD文件位置图2.7-21 调整完的界面4)设置墙体参数,按快捷键W+A,进入编辑模式,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命名“素混凝土200mm”,单击“确定”按钮。单击“编辑”按钮设置参数,将墙厚设置为200,详见图2.7-22所示。 图2.7-22 设置卫生间素混凝土材质参数5)将墙厚度修改为“200mm” 点击材质在材质搜寻框中输入“混凝土”选择“素混凝土”详见图2.7-23所示。图2.7-23素混凝土材质修改2.7.6卫生间导墙的绘制1)绘制D轴线交“4”以“5”轴线间的卫生间导墙。将楼层平面置于2F层,详见图2.7-24所示。图2.7-24 楼层平面至2F层2)选择“建筑”"“墙”"“墙:建筑”命令,也可以直接按快捷键W+A。选择“素混凝土-200mm”的墙,将墙的绘制方法改为“直线”绘制方式,设置属性栏中的“顶部约束”为“2F”,设置“顶部偏移”为“200”及“底部偏移”为“0”,设置“定位线”为“墙中心线”详见图2.7-25所示。 图2.7-25 卫生间导墙绘制参数设置3)参数及设置完后,依次捕捉图2.7-26所示位置,按进入3D视图,详见图2.7-27所示。 图2.7-26 卫生间导墙绘制捕捉 图2.7-27 3D效果图2.7.7阳台栏板的编辑1)打开“基本墙”族。选择“建筑”"“墙”"“墙:建筑”命令,也可以直接按快捷键W+A。选择“基本墙”族,在“属性”面板中选择“基本墙”"“非承重多孔砖-350mm”详见图2.7-28所示。 图2.7-28 编辑阳台栏板2)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非承重多孔砖-350mm”修改为“非承重多孔砖-100mm”详见图2.7-2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单击“编辑”按钮设置参数,将墙厚设置为100mm,详见图2.7-30所示。 图2.7-29 设置非承重多孔砖参数图2.7-30 设置墙体厚度2.7.8阳台栏板的绘制1)将楼层平面置于2F层,详见图2.7-24所示,选择“建筑”"“墙”"“墙:建筑”命令,也可以直接按快捷键W+A。选择“非承重多孔砖-100mm”的墙,将墙的绘制方法改为“直线”绘制方式,设置属性栏中的“顶部约束”为“2F”,设置“顶部偏移”为“1000”及“底部偏移”为“-50”,设置“定位线”为“墙中心线”详见图2.7-31所示。图2.7-31 阳台栏板绘制参数设置2)参数及设置完后,依次捕捉图2.7-32所示位置,按进入3D视图,详见图2.7-33所示。 图2.7-32 阳台栏板绘制捕捉 图2.7-33 3D效果图3)参照上述步骤完成其余墙的绘制,注意墙边界位置、厚度以及跨方向。完成所有楼墙后,按进入3D视图,详见图2.7-34所示。图2.7-34 3D效果图2.7.9压顶的绘制压顶是指砌筑墙体顶部(如果上面再没有其他结构)浇筑的50到100mm厚的混凝土结构,压住墙顶防止墙顶砌块(如砖)因砌筑砂浆风化或遭震动(如风力或地震)、碰撞而松动掉落。在重力式板顶上或将砌块石防汛墙顶上现浇一块条形(钢筋)砼为压顶,其作用是增强结构整体性。1)选择“结构”"“梁”在属性栏中选择“混凝土-矩形梁”,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70×180”修改为“100×100”点击确定,再将尺寸标注b改为100、h改为100,详见图2.7-35所示。图2.7-35 压顶参数修改2)将楼层平面置于2F层,详见图2.7-24所示,选择“结构”"“梁”命令,也可以直接按快捷键B+M。选择“混凝土-矩形梁100×100”的梁,将梁的绘制方法改为“直线”绘制,设置“Z轴偏移值”为“1100”详见图2.7-36所示,参数及设置完成后,依次捕捉图2.7-37所示位置,按 进入3D视图,详见图2.7-38所示。图2.7-36 压顶绘制参数设置图2.7-37 压顶绘制捕捉图2.7-38 3D效果图3)参照上述步骤完成女儿墙上压顶绘制,注意墙边界位置、厚度以及跨方向。完成女儿墙上压顶后,按进入3D视图,详见图2.7-39所示。图2.7-39 3D效果图
文章介绍:楼梯作为建筑物中楼层间垂直交通的重要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高层建筑尽管采用电梯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但仍然要保留楼梯以供火灾时疏散之用。楼梯由连续的梯段(又称梯跑)、平台(休息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楼梯的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间的水平投影距离为梯长,梯级的总高为梯高。楼梯按梯段可分为单跑楼梯、双跑楼梯和多跑楼梯。梯段的平面形状有直线的、折线的和曲线的。单跑楼梯最简单,适合层高较低的建筑;双跑楼梯最常见,有双跑直上、双跑曲折、双跑对折(平行)等,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三跑楼梯有三折式、丁字式、分合式等,多用于公共建筑;剪刀楼梯由一对方向相反的双跑平行梯组成,或由一对互相重叠而又不连通的单跑直上梯构成,剖面呈交叉的剪刀形,能同时通过较多的人流并节省空间;螺旋转梯是以扇形踏步支承在中立柱上,虽行走欠舒适,但节省空间,适用于人流较少,使用不频繁的场所;圆形、半圆形、弧形楼梯由曲梁或曲板支承,踏步略呈扇形,花式多样,造型活泼,富于装饰性,适用于公共建筑。2.8.1露台楼梯绘制1)楼梯的创建模式。将楼层平面置于1F层详见图2.8-1所示,选择“建筑”"“楼梯”命令,将楼梯绘制方法改为“直梯”绘制方式,设置属性栏中的“底部标高”为“基础”、“底部偏移”为“-1150”、“顶部标高”为“基础”、“顶部偏移”为“-50”详见图2.8-2所示,参数设置完后,依次捕捉图2.8-3所示,绘制完成后点击按钮详见图2.8-4所示,点击进入3D视图,详见图2.8-5所示。将不需要栏杆选择按快捷键D+E删除。图2.8-1 楼层平面至1F层图2.8-2 绘制楼梯的参数设置图2.8-3 楼梯绘制捕捉 图2.8-4 楼梯绘制完成 图2.8-5 3D效果图2)楼梯材质的修改,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梯段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整体式材质”按钮,详见图2.8-6所示,在材质浏览器中“新建材质”"“右键”"“重命名”为“楼梯”单击“资源浏览器”在搜寻框中输入“砌块”在出现的砌块中选择“混凝土-砌块”按钮最后点击“确定”按钮,详见图2.8-7所示。点击进入3D视图,详见图2.8-8所示。 图2.8-6 楼梯材质参数设置图2.8-7 楼梯材质参数设置 续图2.8-7 楼梯材质参数设置 图2.8-8 3D效果图
文章介绍:室内楼梯绘制1)楼梯的创建模式。将楼层平面置于1F层详见图2.8-1所示,选择“建筑”"“楼梯”命令,将楼梯绘制方法改为“直梯”绘制方式,设置属性栏中的“底部标高”为“1F”、“底部偏移”为“0”、“顶部标高”为“2F”、“顶部偏移”为“0”、“所需踢面数”为“20”详见图2.8-9所示。图2.8-9 楼梯参数设置2)参数设置完后,依次捕捉图2.8-10所示,先绘制第一跑楼梯绘制(10节楼梯段),单击“平台”"“创建草图”"“拾取线”图2.8-11所示。 图2.8-10 捕捉CAD图的端点图2.8-11 拾取平台绘制3)拾取墙边线详见图2.8-12所示,快捷键T+R修改绘制完成后点击按钮详见图2.8-13所示。图2.8-12 拾取平台绘制图2.8-13 平台绘制修改4)在绘制第二跑楼梯点击依次捕捉图2.8-14所示。绘制完成后点击按钮详见图2.8-15所示,点击进入3D视图,详见图2.8-16所示。将不需要栏杆选择按快捷键D+E删除。 图2.8-14 捕捉CAD图的端点 图2.8-15 楼梯绘制后平面图效果图2.8-16 3D效果图
文章介绍:门窗族放置门、窗是建筑物的两个重要的围护部件。门在房屋建筑中的作用主要是交通联系,并 兼采光和通风;窗的作用主要是采光、通风及眺望。2.9.1 一层门窗1)操作步骤:载入门族。选择“插入”"“载入族”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打开U盘资源族库“门窗族”文件位置,按CTRL+A键,选中所有的“门窗族”,然后单击打开按钮。详见图2.9-1所示。图 2.9-1 载入门窗族2)放置门窗族,详见图 2.9-2所示。图 2.9-2 打开门窗类型3)门族的放置, “子母门”放置详见图2.9-3所示; 图 2.9-3 完成子母门族放置4)窗族的放置, “凸窗”放置详见图2.9-4所示。图 2.9-4 完成凸窗族放置5)依据以上步骤将所有门窗族放置完成,门窗表详见图2.9-5所示。图 2.9-5 门窗表高度
文章介绍:幕墙的绘制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因此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幕墙是利用各种强劲、轻盈、美观的建筑材料取代传统的砖石或窗墙的外墙工法,是包围在主结构的外围而使整栋建筑达到美观,使用功能健全而又安全的外墙工法。简言之,是将建筑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幕墙范围主要包括建筑的外墙、采光顶(罩)等。2.10.1幕墙的绘制1)幕墙的创建,将楼层平面置于1F层,详见图2.10-1所示,选择“建筑”"“墙”"“幕墙”详见图2.10-2所示,将绘制方法为“直线”绘制方式,依次捕捉图2.10-3所示,点击进入3D视图,详见图2.10-4所示。 图2.10-1 楼层平面至1F层 图2.10-2幕墙的创建图2.10-3 幕墙的绘制捕捉图2.10-4 3D效果图2)幕墙网格的创建,单击选择幕墙按快捷键H+I(使幕墙单独)详见图2.10-5所示,点击使幕墙转换前视图,选择“建筑”"“幕墙网格”竖向尺寸左向右依次为“675mm、600mm、700mm、600mm、675mm、”横向上至下尺寸依次为“600mm、1400mm、500mm”详见图2.10-6所示。图2.10-5 幕墙单独效果图图2.10-6 幕墙网格效果图3)横向竖梃的创建,选择“建筑”"“竖梃”依次点击原先创建好的横向幕墙网格详见图2.10-7所示,竖梃材质的设置,点击“编辑类型”在跳出的类型属性框中点击“材质”按钮在跳出的材质浏览器中点击“金属槽钢”详见图2.10-8所示。图2.10-7 横向竖梃立面效果图图2.10-8 竖梃材质设置4)竖向竖梃的创建,选择“文件”"“新建”"“族”在弹出的新族-选择样板文件中选择“公制轮廓-竖梃.rft”详见图2.10-9所示。图2.10-9 竖梃族的创建5)竖向竖梃的绘制,点击“创建”在创建选项卡中选择“线”绘制方法为“拾取线”详见图2.10-10所示。图2.10-10 竖梃的绘制方式6)将“偏移”改为“75”拾取中心线绘制两条与轴线偏移75的线详见图2.10-11所示,同样的方法将“偏移”向下偏移“100”向上偏移“400”详见图2.10-12所示平面效果图。图2.10-11 竖梃轮廓的拾取图2.10-12 竖梃轮廓的拾取7)按快捷键T+R修剪(选取保留的线)详见图2.10-13所示。图2.10-13 竖梃轮廓修剪后效果图8)竖向竖梃族的保存,点击“文件”"“另存为”"“族”保存在族文件夹中命名为“矩形 150x500”点击保存按钮详见图2.10-14所示,点击“载入到项目”详见图2.10-15所示。图2.10-14 竖梃族的保存图2.10-15 竖梃族的载入9)竖向竖梃的绘制,点击“建筑”"“竖梃”选择“编辑类型”在弹出的类型属性中点击“复制”将名称“50x250”改为“150x500”点击“确定”按钮,在将轮廓修改为“150x500”详见图2.10-16所示。图2.10-16 竖向竖梃参数的修改10)在点击“材质”在弹出的材质浏览器中选择“窗扇”详见图2.10-17所示,在进行拾取的绘制详见图2.10-18所示,绘制完成后按快捷键H+R将幕墙还原详见图2.10-19所示。 图2.10-17 竖梃材质的修改 图2.10-18 竖向竖梃绘制完后平面效果图图2.10-19 幕墙3D效果图11)根据以上步骤将其他幕墙绘制完成。详见图2.10-20所示。图2.10-20 3D效果图
文章介绍:室外栏杆本章采用参数功能绘制栏杆扶手,详细介绍室外栏杆的绘制。栏杆是通常设置在楼梯、栏板、阳台等处的兼具实用和装饰的凸起物,是栏杆或栏板上沿(顶面)供人们手扶的构件,行走时依扶之用。材料多为木制,也有金属、塑料、水磨石、大理石等。1)室外栏杆扶手的创建步骤:打开上一章保存的模型"点击“插入”选项卡"“载入族”选择U盘资源库“小别墅案例族库”载入“栏杆扶手_1200mm”打开。详见图2.11-1所示。图2.11-1 载入栏杆扶手2)项目浏览器打开楼层平面,鼠标移至 “楼层平面”"“基础”"双击鼠标左键进入基础平面"在平面6轴、7轴与A轴位置创建栏杆扶手,创建方法: “项目浏览器”"“族”"“栏杆扶手”鼠标左键点击栏杆扶手拖动至绘图区域,栏杆扶手位置可用参照平面工具定位,对齐或移动工具将栏杆扶手与梁外的边距25mm详见图2.11-2所示。图2.11-2 栏杆扶手位置3)点击栏杆扶手"查看属性面板"标高“基础”,偏移“-50”主杆厚度 “50”栏杆长度例如“2175”详见图2.11-3所示。图2.11-3 栏杆扶手编辑4)将一层平面6轴、7轴与A轴位置区域栏杆扶手创建完成,二层D轴与1轴交点区域的栏杆扶手创建完成。
文章介绍:室外构件1)建筑地面绘制:项目浏览器打开基础平面视图,在插入选项卡中点击“链接CAD” "U盘配套文件选择案例图纸建筑"“建筑地面图”,将“仅当前视图(u)”勾选,“导入单位(s)”改为毫米,“定位(p)”选择中心到中心,详见图2.11-4所示,按快捷键M+V调整CAD图位置与轴网对齐。图2.11-4 链接建筑地面图2)创建地面步骤:菜单栏选择 “建筑”面板"选择 “构件”"“内建模型”"然后选择 “地形”类别,名称命名为:“地形-H-800mm”"确定。详见图2.11-5所示。图2.11-5 创建地形名称3)选择菜单栏" “创建”"选择 “拉伸”工具,提前在属性面板设置拉伸的起点终点数值,添加材质-选择系统“地板”材质,选择实心,使用拾取线地面。详见图2.11-6所示。(H是1F,由于我是在基础标高绘制所以拉伸的终点是1800mm)图2.11-6创建地面4)游泳池绘制 j“创建”"选择 “拉伸”工具,在图纸泳池位置绘制500mm厚的底板,材质选择系统材质“地板”完成泳池底部。k “创建”"选择 “拉伸”工具,在泳池底板上绘制矩形,底部标高-1300mm顶部高度800,将材质添加成水材质。l“创建”"选择 “拉伸”工具,在泳池周围绘制挡水构件,宽、厚度100mm详见图2.11-7所示。图2.11-7 游泳池绘制5)室外坡道绘制:打开项目浏览器"进入1F平面"选择建筑选项卡楼梯坡道面板"选择坡道-编辑类型"复制名称“车库坡道”"类型属性造型“实体”并添加材质详见图2.11-8所示。 图2.11-8创建坡道6)在菜单栏“修改创建坡道草图”使用梯段 “线”在图纸F、H轴与9轴位置绘制坡道"然后鼠标拖动边界模型线至图纸坡道辅助位置,详见图2.11-9所示。图 2.11-9 绘制坡道模型线6)根据导入的CAD图纸绘制室外台阶:操作步骤"“建筑”选项卡"“楼板:建筑”,属性面板"编辑类型“复制名称:室外台阶150mm” "类型属性"编辑结构"将厚度改为150mm,材质改成系统材质 “地板”详见图:2.11-10所示。图 2.11-10 室外台阶创建
文章介绍:墙饰条绘制墙饰条主要体现,保护墙体,改善墙体的使用功能,凸显建筑的艺术效果,美化环境。1)载入墙饰条点击“插入”面板,选择 “载入族”找到资源库选择墙饰条族将“墙饰条(横)、墙饰条(内嵌)、墙饰条(竖)”载入到项目模型当中。详见图 2.11-11所示。图 2.11-11 载入墙饰条族2)墙饰条位置可在图纸建筑立面图中查看,绘制墙饰条时,首先我们的绘图区域打开多个视图(三维视图、平面图、剖面图或立面图),使用快捷键W+T,可将视图平铺。绘制步骤:在项目浏览器打开族"选择常规模型"打开我们会看到墙饰条类型,将合适的墙饰条拖进平面图中, 编辑详见图2.11-12所示。图 2.11-12 编辑墙饰条
文章介绍:外装饰的绘制建筑装饰是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本章中外装饰的绘制方式,选择墙和板进行外装饰绘制,根据效果图和立面图确定外装饰厚度,注意材质的选择和效果的调整,注意遇到门窗的地方要开洞。2.12.1屋顶板装饰1)灰色高级涂料的编辑,将楼层平面置于2F层,详见图2.12-1所示。 图2.12-1 楼层平面至2F层2)选择“结构”"“楼板”,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将名称改为“灰色高级外墙涂料-50mm”点击“确定”按钮,进入编辑将“厚度”修改为“50”点击材质,在材质浏览器中新新建一个材质将从命名为“灰色高级外墙涂料”详见图2.12-2所示。 图2.12-2 材质的设置3)点击" “外观”在点击在资源浏览器中输入“墙漆”选择“深灰色”替换详见图2.12-3所示。图2.12-3 材质的设置4)灰色高级涂料板的绘制,单击“矩形”按钮,绘制灰色高级涂料板,调节跨度方向,将便宜量设置为0,详见图2.12-4所示,单击按钮,完成绘制。点击进入3D视图,详见图2.12-5所示。图2.12-4 灰色高级涂料的绘制图2.12-5 3D效果图5)白色高级涂料的编辑,将楼层平面置于2F层,详见图2.12-1所示,选择“结构”"“楼板”,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将名称改为“白色高级外墙涂料-100mm”点击“确定”按钮,进入编辑将“厚度”修改为“100”点击材质,在材质浏览器中新建一个材质将重命名为“白色高级外墙涂料”详见图2.12-6所示。图2.12-6 材质的设置7)点击"“外观”在点击在资源浏览器中输入“墙漆”选择“无光泽象牙白”替换详见图2.12-7所示。 图2.12-7 材质的设置8)绘制白色高级涂料板,单击“拾取线”按钮,绘制白色高级涂料板,调节跨度方向,将“自标高额的高度偏移”改为“100”,详见图2.12-8所示,按快捷键T+R修剪(选取保留的线)详见图2.12-9所示,单击按钮,完成绘制。点击进入3D视图,详见图2.12-10所示。图2.12-8 白色高级涂料的绘制图2.12-9 修剪后平面效果图图2.12-10 3D效果图
文章介绍:外墙装饰绘制1)灰色高级外墙涂料的编辑,按快捷键W+A,进入编辑模式,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命名“灰色高级外墙涂料-50mm”,单击“确定”按钮。单击“编辑”按钮设置参数,详见图2.12-11所示。 图2.12-11 材质参数的修改2)将墙厚设置为“50”点击材质,在弹出的材质浏览器中输入“灰色”选择“灰色高级外墙涂料”详见图2.12-12所示。 图2.12-12 材质的修改3)灰色高级外墙涂料绘制,将楼层平面置于2F层,详见图2.12-1所示,按快捷键W+A,进入编辑模式,将绘制方法修改为“直线”,在属性框中选择“灰色高级外墙涂料-50mm”,将“底部约束”改为“2F”、“底部偏移”改为“-1410”、“顶部约束”改为“2F”、“顶部偏移”改为“0”详见图2.12-13所示。图2.12-13 绘制灰色高级外墙涂料参数修改4)参数设置完后,依次捕捉图2.12-14所示位置,按进入3D视图,详见图2.12-15所示。图2.12-14 灰色高级外墙涂料绘制捕捉图2.12-15 3D效果图5)白色高级外墙涂料的编辑,按快捷键W+A,进入编辑模式,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命名“白色高级外墙涂料-50mm”,单击“确定”按钮。单击“编辑”按钮设置参数,详见图2.12-16所示。图2.12-16 材质参数修改6)将墙厚设置为“50”点击材质,在弹出的材质浏览器中输入“白色”选择“白色高级外墙涂料”详见图2.12-17所示。 图2.12-17 材质的修改4)白色高级外墙涂料绘制,将楼层平面置于2F层,详见图2.12-1所示,按快捷键W+A,进入编辑模式,将绘制方法修改为“直线”,在属性框中选择“白色高级外墙涂料-50mm”,将“底部约束”改为“2F”、“底部偏移”改为“-4450”、“顶部约束”改为“2F”、“顶部偏移”改为“72”详见图2.12-18所示。图2.12-18 绘制白色高级外墙涂料参数修改5)参数设置完后,依次捕捉图2.12-19所示位置,按进入3D视图,详见图2.12-20所示。 图2.12-19 白色高级外墙涂料绘制捕捉图2.12-20 3D效果图6)木质的编辑,按快捷键W+A,进入编辑模式,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命名“木质贴墙”,单击“确定”按钮。单击“编辑”按钮设置参数,详见图2.12-21所示。 图2.12-21 木质材质参数修改7)将墙厚设置为“50”点击材质,在弹出的材质浏览器中输入“木”选择“木板贴墙”详见图2.12-22所示。图2.12-22 木质材质修改8)木质贴墙的绘制,将楼层平面置于2F层,详见图2.12-1所示,按快捷键W+A,进入编辑模式,将绘制方法修改为“直线”,在属性框中选择“木质贴墙”,将“底部约束”改为“2F”、“底部偏移”改为“-10”、“顶部约束”改为“2F”、“顶部偏移”改为“1450”详见图2.12-23所示。图2.12-23 参数修改9)参数设置完后,依次捕捉图2.12-24所示位置,按进入3D视图,详见图2.12-25所示。图2.12-24 木板贴墙的捕捉图2.12-25 3D效果图10)根据以上步骤将其他幕墙绘制完成。详见图2.10-26所示。图2.12-26 3D效果图
文章介绍:在设计中用户需高频率使用快捷键激活命令,从而提高建模、作图和修改的效率。 Revit自带的快捷键与 AutoCAD的快捷键略有不同,Revit的快捷键大多是两个字母组成,如轴网命令GR的操作就是依次快速按键盘上的G和R键,而不是同时按G和R键不放。请读者朋友们注意从本书中学习笔者如何用快捷键进行相关的操作。如下表给出了 Revit中常见的快捷键使用方式,以方便读者经常查阅。修改工具成组工具删除DE创建组GP移动MV编辑组EG复制CO/CC解组UG旋转RO链接组LG阵列AR排除构件EX镜像MM/DM将构件移到项目MP缩放RE恢复已排除构件RB对齐AL全部恢复RA偏移OF添加到组AP解锁UP从组中删除RG锁定PN组属性PG修剪TR完成组FG拆分图元SL取消组CG创建类型实例CS编辑属性PR视图工具建模工具视图区域放大ZZ墙WA视图缩放两倍ZV门DR缩放匹配ZX/ZE窗WN缩放全部以匹配ZA柱CL缩放图纸大小ZS构件CM视图滚动/缩放ZP/ZC梁BM视图属性VP结构楼板SB动态修改视图F8结构支撑BR视图可见性/图形VG/VV结构梁系统BS临时隐藏图元HH结构墙FT临时隔离图元HI线LI重设临时隐藏/隔离HR参照平面RP在视图中隐藏类别VH绘图工具取消在视图中隐藏图元EU尺寸标注DI视图-线框WF高程点EL视图-隐藏线HL文字TX视图-带边缘着色SD绘图网格GR视图-高级模型图形AG绘图-标高LL视图-细线TL绘图-标记-按类别TG视图-渲染-光纤追踪RR绘图-房间RM视图-刷新F5绘图-房间标记RT窗口工具绘图-详图线DL窗口-层叠WC设置-日光和阴影位置SU窗口平铺WT设置-项目单位UN交点SI象限点SQ端点SE点SX中点SM捕捉远距离对象SR中心SC关闭捕捉SO最近点SN关闭替换SS垂足SP工作平面网格SW切点ST渲染RR填色PTCloud渲染RC连接端切割-应用连接切割CP渲染库RG连接端切割-删除连接端切割RC查找/替换FR轴网GR重复上一个命令RC
男人睡觉流口水是什么原因hcv8jop1ns1r.cn | 宫腔内无回声区是什么意思hcv7jop4ns8r.cn | 份量是什么意思hcv8jop9ns9r.cn | 白质脱髓鞘是什么病hcv9jop5ns1r.cn | 刚刚怀孕有什么症状hcv8jop4ns8r.cn |
羊水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hcv8jop0ns2r.cn | 门可罗雀是什么意思hcv7jop6ns1r.cn | 吃芥末有什么好处clwhiglsz.com | 口臭是什么原因hcv7jop6ns6r.cn | 聊胜于无什么意思hcv8jop5ns3r.cn |
囊肿是什么病hcv8jop3ns1r.cn | 秋水伊人是什么意思hcv8jop5ns2r.cn | 北极熊的毛是什么颜色hcv8jop5ns5r.cn |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什么意思hcv7jop7ns1r.cn | 一直打嗝不止是什么原因bfb118.com |
中医是什么hcv9jop3ns0r.cn | 炎症吃什么药hkuteam.com | 右眼皮一直跳是什么预兆hcv9jop2ns2r.cn | 66岁生日有什么讲究yanzhenzixun.com | 松弛是什么意思onlinewuye.com |